:::

  【活動花絮】《甘泉咖啡坊》- 2024/08/15

分享到Facebook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Line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博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微信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twitter(另開新視窗)  

甘泉咖啡坊

 

2024/8/15

▎家屬支持團體

主題: 失智友善環境設計

帶領者:  柯宏勳 社區職能治療師 (延希職能治療所 所長)

IMG_1190.jpg

◆失智症照護的趨勢轉變:觀點從改變人到友善環境

柯老師用一部影片翻轉大家對於失智症照顧的觀念,當我們過分專注於失智者本身的病情狀況,期盼他/她透過藥物治療能恢復原來的狀況,往往照顧者會感到失望、結果不如預期,其實只要在環境設計上有小小的巧思,更多以失智者的角度著想,我們仍可看見失智者有許多生活自立的表現!

 

◆失智友善環境的實務案例

失智照顧上最棘手的大魔王:行為精神症狀(BPSD),常令人照顧者、專業人員十分苦惱,例如:失智者在活動進行中頻繁起來走動、坐不住,經觀察後了解到,原來失智者的記憶仍停留在過往,下課時間到了準備要去接送孩子;無效的回應方式是,一再糾正失智者告知他小孩子早就長大了。而有效的回應方式是,同理失智者著急的情緒,一邊將失智者帶到懷舊的空間,聊一聊過往的回憶,減緩失智者焦慮,同時也讓失智者有述說、表達的機會。

 

講師上課.jpg

 

◆居家安全環境檢視

課堂上我們檢視了一家案例,在本來就很狹小的衛浴空間中,居然還放置了洗衣機、洗手台沒有扶手、浴室外的地墊沒有止滑,處在跌倒的風險當中,當然可以理解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,我們仍可從小地方去改善,例如:可以設置洗澡座椅、浴缸內止滑墊、浴室外選用平整不滑動的地墊、加強洗手台結構支撐…等等。

 

學員發問2.jpg

 

總結:

我們都期待失智者能夠表現得更好、恢復以往能幹得樣子,但不合理的期待、錯誤的方法,往往造成自己更累,多一份理解、順應失智者的反應,我們有更多有智慧、有創意的照顧方法,甚至是從照顧轉換到“支援”失智者,讓他們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下,發揮潛藏所“能”。

 

《資訊補充》

 

▎葡萄園地

主題: 我是分類王!

帶領者:徐瑛雅 職能治療師

阿雅老師3.jpg

 

1. 製作道具

我們熟悉的好朋友,阿雅老師又來到甘泉帶領大家玩遊戲囉~首先將兩張印有各式花色、圖樣的A4紙分發給每位成員。成員需要用剪刀將這些牌卡一一裁切下來,準備進行分類挑戰!

文夫大哥裁紙.jpg

文香阿姨裁紙.jpg

阿雅老師.jpg

仔細端詳圖案.jpg

 

2. 分類活動

阿雅老師帶領大家將牌卡根據顏色分成四組。每組的顏色、圖案、數量等資訊都會逐一介紹,這樣可以幫助成員更好地記住這些細節。隨後,成員們將根據顏色、圖案和數量來進行更進一步的分類挑戰。

接下來,成員們需要找出缺失的牌卡。例如,當觀察愛心圖案的牌卡時,看看缺少了什麼顏色?數量又是多少?另外,根據牌卡上的資訊,成員們需要找出相應的牌卡,例如:找到紅色的、3個圓形的牌卡。

按數量大小排列.jpg

 

3. 大挑戰

最後,阿雅老師把數獨的規則引入到分類活動中。成員們需要在同一組內,按照數量和顏色進行不重複的組合。講師會先示範完成三組,然後把剩下的兩組留給成員們挑戰,看看誰能完成這個有趣的數獨分類遊戲!

準備好迎接挑戰了嗎?讓我們一起來成為分類高手吧!

大挑戰.jpg

志工與吳大哥.jpg